最近这些年几乎每个产业都经历了产业洗牌, 产业整合的过程, 如银行业, 国防工业, 汽车工业,契约制造业(contract manufacturing), 分销商,计算机产业,通讯产业和软件领域.

整合的原因非常吸引人:
 
市场份额的增加;
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
新地区业务份额的拓展 – 全球化;
产品线的增加 – 增加新产品;
新客户;
更好的售价影响力;
技术能力的提升;
整合已经渗透到整个电子工业,影响整个供应链(OEM, CEM, 分销商和供应商) 及极大改变竞争环境:
 
OEM整合后成为全球性大集团:惠普(HP)收购康柏(Compak); 奔驰(Benz)收购克莱斯勒(Chrysler);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Sprint与Nextel合并;AT&T与SBC合并.
契约电子制造商(CEM)经历并购潮,从原来几十家降到不到十家主要厂商,每年几千亿美元的销售额,他们有富士康,天弘(Celesticial), 伟创力(Flextronics), 新美亚(Sanmina-SCI), 旭电(Solectron) – 已被伟创力收购, 意法半导体(ST Microelectronics), 邦仕马克(Benchmark).
电子分销商经历更大的变革,原来往往以地区,国家分类,数于百计. 经过十几年的合并潮,Avnet和Arrow的销售额比紧排其后的上百家的销售额还高.
这种合并对零件供应商不见得都是好事,因为这些全球性的OEM和CEM: 有更好的采购能力,对零部件供应商来说意味更低的销售价格; 减少供应商数量,支持较大型供应商. 这迫使较小的供应商寻求较大合作伙伴,加速连接器产业整合;营造一种氛围,让小的供应商更难成为或保留合格供应商状态,要求供应商有更强的全球性能力, 如更多的区域有设计能力,全球性生产和物流. 小的供应商也更难进入全球分销商的网络系统, 品牌影响力份额(mindshare)也更小.客户的整合及客户对大的供应商的偏爱一起迫使连接器供应商进行整合,从1990年开始,连接器产业经历了好几百次的收购和合并.

从1990至2006年,连接器前十名的厂商的市场份额从1990年的42.8%增加到2006年的53.7%,接近11%的市场份额增长,见下图

2006年连接器10强的销售额是216亿美元,接近26亿美元是通过并购实现的. 实际上6.5%的市场份额是通过收购取得的,另外的4.4%是内部的成长.

连接器10强活跃于连接器并购潮:
泰科(TE)收购了M/A-Com, Elcon, Thomas&Bett连接器,西门子连接器,? Adfex 及其他.
莫仕(Molex)收购了 Cardell, Beau连接器,Cinch SA, Woodhead及其他.
安费诺(Amphonel)收购了 Teradyne Aerospace, Advanced Circuit, Sine, SV微波,Alden, Teradyne TCS及其他.
法马通(FCI) 收购了Burndy, Jupiter, Souriau, Schmid, Daut&Reitz, Pontarlier, Raine Hydralic, Interlock, Malico, Nortel连接器,Berg及其他.
泰科电子声称并购将再次成为增长策略. 莫仕表明通过收购来增加工业连接器的市场份额,如Woodhead. 安费诺将继续通过收购中小型连接器厂家获取更大的市场. 法马通(被收购)将收购别的连接器厂家. 
十强外的连接器厂商也积极参与收购,如万期特(Winchester), Belden, 艾默生,Cooper及其他.
连接器产业整合将继续,连接器10强的市场份额会继续扩大.